利用大数据治愈癌症的初创公司
众多的科学家和专业的医生对癌症这个医学难题都束手无策,而没有丝毫医学背景的奈特·特纳(Nat Turner)和扎克·韦恩伯格(Zach Weinberg)却勇敢了跨入了这个领域,致力于为癌症研究和治疗贡献一份力量,于是它们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,在互联网时代,风风火火的做起了大数据分析。
图:Flatiron Health的创建者 [1]
2012年特纳和韦恩伯格联合创建了Flatiron Health,用于开发能够收集癌症方面信息的软件。它们在创建Flatiron Health时对医疗保健领域一无所知,然后两年过去了,特纳和韦恩伯格却成为这个领域家喻户晓的人物,同时也得到了谷歌风投的青睐,它们同样坚信,通过数据的深入挖掘,可以为癌症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方向,从而造福于更多的癌症患者。
事实上,早已经有许多医疗机构开始将目光聚焦在了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上来,大数据的发展不仅推动医疗行业走向了一个更智能化的新时代,同时也加快了医疗行业的发展脚步。然而大数据在肿瘤医学领域却迟迟没有要改革的迹象。
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: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。
1)数据采集
在肿瘤医学领域,有关癌症的临床数据大多数都是被记录在医疗人员的笔记和报告中,这些大量有效的数据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。传统的人口健康数据分析主要参考的是保险理赔数据,如果通过保险理赔来收集数据的话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数据,但是这些数据中却很少有涉及癌症这种疑难杂症,因而如果单纯依靠保险理赔数据来研究和分析癌症的话,接触和研究的也只是冰山一角,对肿瘤医疗领域的意义不大。
一般来说,在临床中获得的数据是最具有医学价值的,但是在美国虽然有1300万以上的癌症患者,其中却只有4%的患者参与到了临床试验中,因而对于绝大部分的癌症患者,医疗人员并没有办法得知相关的数据和有价值的信息。
虽然每个病人都有电子病历,可以为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工作省去更多的麻烦,但是每个医院的电子病历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,数据的记录也是杂乱无章,有很多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信息,因此很难将其四川麻将app下载整合起来使用,更不用说用于专业的肿瘤数据收集了。
2)数据分析
在数据分析方面,特纳和韦恩伯格为了进行更专业的数据分析,专门与许多著名的肿瘤学家和癌症治疗中心进行了交流和探讨,最终它们得出结论,一般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并不能适用于肿瘤的数据分析,而是应该专门构建一个肿瘤的数据分析模型。
于是特纳和韦恩伯格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调查,并与众多的肿瘤专家交流了想法,参观了60多个肿瘤医疗中心,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之后,它们最终创建了Flatiron Health,并通过软件的开发对全球范围内的肿瘤数据进行收集和整合,再结合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将这些数据转化成有价值的信息,从而为癌症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。
实际上,特纳和韦恩伯格并不是第一次创办公司,它们在大学期间就曾经在在线订餐领域进行过尝试,后来创建了科技公司Invite Media,在2010的时候它们将这家公司以81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四川麻将玩法谷歌。而这一次它们将目光瞄准了被炒得比较热的医疗健康领域,并盯上了其中最难攻克的癌症。